基督教鄉村福音佈道團 基督教鄉村福音佈道團-首頁


鄉福工作區簡介

 

請按下工作區

工作區

 

辦公室
◎陳文逸 ∕ 黃玉霜 ∕ 潘宜芳
 

 

電話: (05)373-3913  傳真: (05)373-3917  614嘉義縣東石鄉東石村黎明一路22巷6號   E-mail: vgm.tw@msa.hinet.net

  

芬園工作區
◎周超雯、吳家駒
芬園鄉 人口數:25,090人 寺廟數:28

 

電話: (049)252-2874  傳真: (049)252-6926  502彰化縣芬園鄉社口村民族路2號   E-mail: abegracechin@hotmail.com

【芬園鄉素描】

教育程度:國中以下87.1%;專科以上9.1%

村里數:15

工廠數:96

醫療院所數:13

產物:稻米、鳳梨、荔枝、龍眼、米粉

**楓坑米粉工業區,山坡上排列整齊之米粉,景象奇特。

**山林之美,滿山濃密的荔枝樹,及一望無際的平原,景色迷人。

 

【地理位置】

芬園鄉位於彰化縣最東邊,地形複雜。全鄉形如南北縱向之”卜”字。地處彰化、台中、南投三縣之交界。面積38平方公里。

【信仰狀況】

全鄉登記有案的廟宇有十八座,多為民間傳統宗教神明(玄天上帝最多,媽祖次之),佛道廟宇較少,但建築規模較大。另有私設之神壇於人口聚居之村落中。農業區居民普遍供奉土地公。八七水災後近二十年間,曾有一長老會佈道所及天主教宣教事工,現有之少數基督徒多已習慣就近至外地聚會。

【人口】

全鄉總人口數約26,000人左右。以早期閩南來台開墾之後裔及與平埔族通婚之後代為主,有少數客家人散居。預估隨重大交通建設(二高、中投公路、東西向快速道路)之陸續完工,會吸引都會區疏散人口及本鄉回流人口遷入。

【文化】

居民仍以務農及農牧相關產業為主,教育層度較高者多於外地就業就學。文化層次分明,思想保守老舊及前進新潮間,落差頗大。經濟及農做物:農作物以稻米、鳳梨、荔枝、煙草為大宗,間有蔬菜、龍眼、地瓜及雜糧作物。有少數輕工業(如電子裝配、傢俱、零件加工等)。

【交通】

自行駕車:

南下:國道3到草屯/芬園交流道→選擇芬園的出口下(這個交流道有芬園和草屯兩個出口)→接14號省道往前一直開約8分鐘→民族路(左 手邊遇到的第二間7-11)左轉到底→芬園教會

北上:國道3到草屯/芬園交流道→選擇芬園的出口下(這個交流道有兩個出口,草屯出口先到,再往前開十秒即到芬園出口)→接14號省道,往前一直開約8分鐘→民族路(左手邊遇到的第二間7-11)左轉到底→芬園教會

火車:到彰化火車站→到對面彰化客運搭乘往草屯方向的車(第三月台)→到社口站下車→問路人芬園國小正門口→斜對面就是芬園教會

大村工作區
◎林逢泉、林玉美
大村鄉 人口數:36,501人 寺廟數:15

 

電話: (04)852-4344  傳真: (04)852-6295  515彰化縣大村鄉和平街12號  E-mail: linfch4@gmail.com

【大村鄉素描】

教育程度:國中以下87.7%;專科以上8.4%

村里數:16

工廠數:187

醫療院所數:13

產物:葡萄、蝴蝶蘭

**葡萄王國,產量居全國之冠,果實香甜,聞名全台。

**蝴蝶蘭的故鄉,種類繁多,80%外銷。

【地理位置】

位於彰化縣之中央地帶,地勢為東西狹長,東屏八卦山麓接芬園鄉,西連鹽埔,北鄰花壇、秀水,南界員林及埔心,面積30.8平方公里。

【信仰狀況】

以道教、佛教居多,寺廟有十七座(事實上在台灣各地早把道、佛混合一起)。近年來更有許多家庭神壇興起,探究原因與六合彩簽賭問名牌有關。

【人口】

35,000多人,八千一百餘戶,散居全鄉十六個村中。祖先多由福建省、漳、泉兩州遷徙而來,閩南人居多。有四所國小、一所國中及一所大葉大學。

【經濟及發展】

居民原以務農居多,然近年來因工商發達,年輕人往外地就業或於附近工商機構上班;因此漸由典型農村型態蛻變中。 農產品以水稻、葡萄為主,葡萄更以其香甜及觀光果園著稱。台灣中區農業改良場設於此地。境內工廠、公司有一百多家,商店則成長較慢。

【交通】

自行駕車:

南下:中山高在彰化╱鹿港交流道下→往彰化→接省道1號公路往員林方向→到大村右轉接縣道146號→大村教會。

北上:中山高在員林╱溪湖交流道下→往員林方向→接省道1號公路往彰化方向→到大村左轉接縣道146號→大村教會。或過員林╱溪湖交流道後接76號東西向快速路→大村╱埔心交流道下→接146縣道→大溪路右轉往大村→大村教會。

火車:員林火車站下車,聯絡教會開車去接。(員林至教會約6.4公里,13-15分鐘車程。搭計程車約NT$200)

田尾工作區
◎蔡明珠、鄭祚騰
田尾鄉 人口數:28,911人 寺廟數:20

 

電話: (04)883-5706  傳真: (04)883-5708  522彰化縣田尾鄉光復路三段478巷41號  E-mail: pear18835@yahoo.com.tw

【田尾鄉素描】

教育程度:國中以下87.7%;專科以上8.8%

村里數:20

工廠數:76

醫療院所數:9

產物:花卉、盆栽

**花的故鄉,所生產的花卉種類、數量居全省之冠。

**全鄉80%的鄉民經營花卉相關事業。

【地理位置】

位於濁水溪下游,地形如長竿,東鄰田中、社頭,西連溪湖、埤頭,南毗北斗,北接永靖。總面積24平方公里。

【信仰狀況】

大都信奉佛教、道教。佛教寺廟三座,道教十六座。有少數天主教徒。

【人口】

全鄉有5,577戶28,368人。祖先大都由福建、漳州、泉州遷徙而來。學校有四所小學、一所國中、三所幼稚園及八間托兒所。

【經濟及發展】

經濟及農作物稻米、蔬菜、花卉、苗木盆栽、畜牧等。民風原本樸實,因著花卉培育帶來豐沛收入,慾望愈高,利慾薰心,造成賭風盛行。

【地方特色】

民國六十二年開闢”公路花園”園藝觀光區,延路兩旁約有四百多家私人花園,有各色各樣盆栽苗木花卉供遊客選購,每逢假日車水馬龍,遊人如織。所生產之花卉數量、種類居全省之冠,素有”花鄉”之稱。每年十至十二月電照菊花園, 將全區照得光明如晝,形同不夜城。

【交通】

自行駕車:

南下:中山高過了彰化╱鹿港交流道後→接76號東西向快速道往員林方向→員林22出口下交流道→右轉接南北省道往永靖、田尾方向,過了公路花園的“南入口”隨即右轉進入光復路→遇三豐路右轉→100公尺內左轉三豐路229巷→田尾教會(教會在左邊)。

北上:中山高在北斗╱埤頭交流道下→往北斗方向→過田尾國小的光復路左轉→遇三豐路右轉→100公尺內左轉三豐路229巷→田尾教會(教會在左邊)。

火車:員林火車站下車→再搭往“南下”的客運或台汽巴士→在田尾國小下車→聯絡教會開車去接。

二崙油車工作區
◎ 丁文廷、吳美諭
二崙鄉 人口數:29,060人 寺廟數:23

 

電話: (05)598-0260       64946雲林縣二崙鄉文化路181號  E-mail: dwt088@gmail.com

【歷史沿革】

根據文獻記載,荷蘭佔據台灣及明鄭時期,均無漢人屯墾二崙地區的記載,故二崙地區的開拓應自康熙四十年(西元1701年)開始。

清康熙四十年,世居福建漳州府紹安縣官陂鄉的廖朝孔,聽歸來的人說:移民臺灣墾荒甚有前途。他當時只二十四歲,乃胸懷大志,率同二弟朝問、四弟朝路以及朝近、朝廳兩個堂兄弟一行五人,從貧瘠的官陂山區,攜帶扁擔、柴刀、鋤頭、十字鎬等農具及五穀種子和少量乾糧,乘破船孤舟,冒著濤天海浪,渡海來臺施展抱負,落腳二崙,從事墾荒開拓農地。嗣後,一批接著一批,另有七、八十個族人亦相繼渡海來臺,散居於田尾、湳仔、三和、來惠、楊賢、義庄各村以及西螺鎮各里、崙背鄉港尾等地開墾。此後,又有李姓先人來臺開拓油車、大義、港后、永定等各村,鍾姓先人開拓定安、永定村,楊姓先人開拓楊賢村。

開拓二崙一帶的這些先人,薪本相傳,不知流了多少血汗和經歷了多少艱辛困難,努力不懈、慘淡經營之下,此片荒蕪之地,今日成為既肥沃而且農產豐富的黃金農地,更變成臺灣地區首要農業生產地,諸如二崙米、西瓜、香瓜以及二、三十年前的二崙柳橙均揚名國內外,二崙鄉更有臺灣穀倉之雅譽。

【地名由來】

二崙鄉境內居民於清朝康熙、乾隆年間由福建省泉州晉江縣、漳州詔安縣等人民移居結成村落,當時在平原中有二個丘陵連座,因此命名為『二崙』,鄉公所所在地日據時期稱為二崙,光復後因行政區域之調整將二崙分為崙東、崙西二村,鄉公所隸屬崙西村。

【境界及地形】

二崙鄉位於雲林縣北端,以濁水溪為界與彰化縣為鄰,南界新虎尾溪接虎尾鎮,東臨西螺鎮,西靠崙背鄉,東西8.29公里,南北8.18公里,全鄉為一片方形平原地,總面積59.5625平方公里。

【教育機構】

中學(二崙國民中學)一所。

小學(二崙、來惠、油車、永定、義賢、三和、大同、旭光)八所。

幼兒園(鄉立托兒所)。

【醫療】

西醫診所7所、中醫診所2所、群體醫療中心1處、衛生所1所。

【民俗節慶】

武術技藝-西螺七崁其中有四崁位於二崙鄉境內,舞獅技藝風行全鄉,二崙有尚武精神與傳統舞獅技藝。

西瓜節-每年西瓜採收期(四-六月果菜市場人聲沸騰、車潮如織,一片豐收榮景。

【物產資源】

二崙鄉地勢平坦,土壤肥沃,交通便利,水利設施完善,居民以農為主,屬典型農業鄉;在先民披荊斬棘、胼手胝足、慘淡耕耘下,已成全臺重要農業生產地,二崙米、二崙西瓜、香瓜,聞名遐邇,素有台灣穀倉美譽。
1. 食用作物:水稻 。
  2. 雜作物:蔬菜、甘薯、落花生、玉米 。
  3. 特產作物:西瓜、香瓜。
  4. 畜產:毛豬、肉雞、乳羊。

【交通資訊】

日統客運: 7002 臺北 – 四湖(經麥寮)

油車站下車, 下車地點就在油車派出所前, 繼續往前 (日統客運行進方向) 步行約400 公尺到達。

 

高鐵:

雲林站下車。 在車站前搭乘台西客運 7118 往二崙, 油車站下車。 下車地點在7-11旁邊, 往反方向步行約400 公尺到達。
* 台西客運 7118一天只有4班車, 請參考台西客運網站時刻表。

 

台鐵:

斗六站下車。 在後車站搭乘日統客運7011(斗六-六輕), 油車站下車, 共25站。 下車地點就在油車派出所前, 繼續往前 (日統客運行進方向) 步行約400 公尺到達。
*日統客運7011一天有10班車, 請參考日統客運網站時刻表。

 

自行駕車:

北上: 從國道1號的 230-西螺出口下交流道, 往西螺的方向, 左轉縱貫公路/台1線(北上), 經過7-11後靠左大同路,左轉縣道154,約9公里到達。

南下: 從國道1號的 220-北斗 號出口下交流道, 前往彰化縣的溪林路/152縣道。沿152縣道和中央公路/台19線, 於雲14鄉道向左轉, 於文化路/154縣道向左轉, 約500公尺到達。

褒忠工作區
◎ 張光信、林瑋怡 ∕ 周文峰、林麗明
褒忠鄉 人口數:14,251人 寺廟數:15

 

電話: (05)697-6819       63441雲林縣褒忠鄉埔姜街18號  E-mail: yukan1091@hotmail.com

【褒忠鄉素描】

教育程度: 國中以下86.3%;高中職以上13.7%

面積: 37.1平方公里

海拔高度: 平原地形

村里數: 9

工廠數: 25

醫療院所數:8

農產: 稻米、甘藷、落花生、甘蔗、毛豆、牛蒡。

畜牧:豬、羊、雞、鴨、鵝。

【地方特色】

「吃擔飯」每年農曆元月十五日元宵節,馬鳴山鎮安宮廟會(香火鼎盛,每五年舉行一次建醮大祭典,為全鄉熱鬧的大日子)。褒忠鄉九個村輪流提供隨香信徒午餐,稱為「吃擔飯」。起源是神人同樂,晚近轉變成有全國知名度的宗教文化活動。

「花鼓節」每年四、五月間舉行。褒忠鄉各村花鼓陣,從褒忠老街(中正路)出發,演出花鼓、跳鼓陣,展現傳統民俗陣頭的生命力。

【歷史沿革】

褒忠鄉原名埔姜崙莊,清代屬布嶼堡,隸彰化縣,至光緒十四年改隸雲林。乾隆五十一年(十八世紀末),台中縣大里人林爽文起義抗清,佔據彰化縣城,進擊台灣南北,一時間各地居恆思亂,「接踵走死地如騖」。但是本地氏族張士箱臨危不亂,集鄉勇自衛,扮演中流砥柱,還配合朝廷平亂。亂平後朝廷論功行賞,賜名褒忠。

【地理位置】

嘉南平原北境、雲林縣中部,東臨土庫,西接東勢,南鄰舊虎尾溪毗鄰元長,北隔新虎尾溪與崙背相對。

【信仰狀況】

馬鳴山鎮安宮,位於褒忠鄉馬鳴村,香火鼎盛,主祀五年千歲。每五年舉行一次建醮大祭典。為全鄉熱鬧的大日子。

【人口分布】

根據民國99年底戶籍登記資料顯示,本鄉現住戶為4,301戶,有14,251人,較上年減少168人。現住人口中男性為7,595人,女性6,656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為384.59人,每戶平均人口數為3.31人。

村里人口統計: 中民村 2,416, 中勝村 1,834, 田洋村 969, 有才村 1,099, 埔姜村 1,792,馬鳴村 1,819, 新湖村 1,473, 潮厝村 1,055, 龍岩村 1,474。

【褒忠歌謠】

咱褒忠ㄟ唸謠 (作者:林沉默先生)

    五月尾,小年冬。油菜花,野茫茫。
            大廓娘,擦紅紅。田中央,花鼓弄。
            豐年調,鑽耳孔。褒忠庄,舊地名,埔姜崙。
            番煙筒,熗火熏。清初時,熱噴噴。
            陳帝老,漢族群。羅漢腳,一大墩。
            馬龍山,開風雲。後璧湖,引水圳。
            新地方,建家園。褒忠庄,出蘆筍。
            飼水雞,叫天光。此當時,鎮安宮,金金黃:
            老寺廟,新公園。觀光地,燒燙燙。

【交通】

 

地圖

 

自行駕車:

國道三號或國道一號轉78號快速道路往虎尾方向下褒忠,走19號公路左轉中正路進入褒忠市區,三民路右轉再左轉埔姜街。

 

搭乘公共交通工具:

1、搭乘統聯客運至虎尾,再轉搭台西客運至褒忠。

2、搭乘統聯1635 台北→台西→三條崙,褒忠站下。(車次:每日早上7:10起間隔2小時一班車)

大埤工作區
◎大埤同工群
大埤鄉 人口數:21,702人 寺廟數:34

 

電話: (05)591-8683         631雲林縣大埤鄉博愛路13-2號  E-mail: keum.hee@msa.hinet.net

【大埤鄉素描】

教育程度:國中以下84.9%;專科以上8.9%

村里數:15

工廠數:88

醫療院所數:8

產物:酸菜

**酸菜的故鄉,酸菜產量全國第一。

【地理位置】

大埤鄉位於雲林縣西南隅,東臨台一線,中山高速公路貫穿其中,東接斗南,北接虎尾、土庫,南接嘉義縣的溪口與大林,並與它們等距相隔七公里,交通算是方便。因全境均為平原,主要靠農業,特別酸菜的產量佔全台80%以上,甚至出口至東南亞。因為民風純樸,鄉裡面沒有遊樂場所。如果路過想用餐,除了路邊的麵攤,剩下的就是西點麵包店,找不到像樣的餐廳(曾經有,但開不起來)。

【信仰狀況】

雲林縣有57萬人口,只有46間教會,因教會大都弱小,樂觀的估計每間教會現有聚會人數平均50人,共2300人,信主比例只有千分之三(實際情況可能比這個還低),是台灣信主比例最低的一個縣。

【人口】

大埤的行政中心在南和村及北和村,人口有22,907人,在網路上看到的大埤國小有6~7百位學生。當地居民說,人口外流不算太嚴重。

【交通】

自行駕車:

南下:中山高在斗南╱虎尾交流道下→左轉往嘉義方向一直開→延平路(台一線)→斗南鎮麥當勞前南昌路右轉→大埤(約10分鐘)→農會、郵局、鄉公所旁博愛路右轉→大埤教會。

北上:中山高在大林交流道下→往斗南方向(台一線)→經過斗南鎮麥當勞→南昌路左轉→大埤(約10分鐘)→農會、郵局、鄉公所旁博愛路右轉→大埤教會。

火車:斗南火車站下車。

蒜頭工作區
◎ 梁啟文、張瓊雲
六腳鄉 人口數:27,041人 寺廟數:38

 

電話: (05)380-3424 傳真: (05)380-4485  615嘉義縣六腳鄉蒜南村376-4號  E-mail: kevinandjoanneliang@gmail.com

【六腳鄉素描】

教育程度:國中以下87%;專科以上7.6%

面積:62.3平方公里;人口密度449人/平方公里

村里數:25

工廠數:81

醫療院所數:5

產物:花生、水稻、綠蘆筍

**甜甜糖鄉,蒜頭糖廠是當地人甜蜜的回憶。

**蔬菜產量為嘉義之冠。

【地理位置】

蒜頭位於嘉義縣六腳鄉之東南隅。屬於嘉南平原的一部份,南隔朴子溪和朴子市為界,北隔北港溪與雲林縣為臨,東與新港鄉及太保市相臨,西與東石鄉接壤。

蒜頭村是六腳鄉之鄉治所在,鄉公所、警察局等鄉政府機關皆位於此,距朴子市及太保市不遠,然感覺上不是那麼近。蒜頭村在全鄉中算是比較大的村,全鄉唯一的國中位於此處。整個村以蒜頭國小前面為中心,有五條街道由此輻射出去,大部分為店家。工作區目前所在地是蒜東村,因緊鄰蒜頭村,外人無法區分。

【歷史沿革】

六腳鄉原名六家佃,相傳民國前258年閩漳龍溪縣人墾戶陳士政等,以招佃農六戶人家,抵達笨港溪下游河曲東岸,耕稼定居,乃得名六家佃莊。相繼聚居者日眾,對外往來者繁,外人誤稱六腳佃,因為家和腳音相似,日據時代改稱六腳,以迄於今。

蒜頭村,原名為算頭,係指當地富戶人家甚多之意,後來因為音誤,以算誤稱為蒜,而流傳至今。

【經濟與人口】

六腳鄉作物以水稻、飼料用玉米、高梁、製糖甘蔗及落花生等為大宗,更以綠蘆筍為全省聞名作物,近來正積極推廣牛蒡、毛豆、紅豆等,皆有相當良好之成績,蔬菜產量為嘉義之冠。目前也在推廣畜牧業,有十八戶養牛人家,近三千頭乳牛。

六腳鄉共有二十五村,面積62平方公里,農耕地佔73%,總人口計有27,971人。整體而言,六腳鄉的經濟結構仍以一級產業為主,也就是以農林漁牧業為主,佔全鄉總就業人口79%,而全台灣平均數為23%,遠高於台灣平均值。而二、三級產業尚無明顯之發展,有待加強。每戶年平均收入約53萬。人口外移嚴重,尤其是年輕人,人口數呈負成長-1%以下,勞動力漸呈老化現象。

【信仰狀況】

鄉民絕大多數為民間信仰,主要廟宇計有33間。基督教只有在六腳村及古林村各有一會堂,其餘各村皆無基督教會。以蒜頭村為例,居民498戶,共1658人,只有一戶基督徒,信徒比率之低由此可見。

【教育】

全鄉共有八所小學,各校人數在銳減中,原有二所國中,因為人數漸少,現已合併剩下一所。鄉內沒有公立高中,只有一所私立高中。一般有心向學的青年,高中必須前往嘉義就讀。

【交通】

鄉內四座橋樑,朴子橋通往朴子,灣內橋連灣內村,蒜頭橋通往糖廠和縣府,而最新完成的安灣橋則連接新港鄉的安和村,對外交通還算方便。

自行駕車: 中山高在水上交流道下→往西(太保、朴子方向)→至嘉義縣政府前右轉(到長庚醫院即過頭了)→至蒜頭糖廠正門口左轉→右邊第一條路右轉→直行過橋後第一個紅綠燈左轉,經過一個紅綠燈往前100公尺左右,左邊一排建築物的中間,即為教堂。 (若從朴子進入蒜頭,過橋後第一個紅綠燈左轉100公尺左右,左邊一排建築物的中間即為教堂。)

火車:嘉義火車站下車,再搭往蒜頭的公車(搭公車進入蒜頭會經過糖廠-蒜南站-蒜頭國小-竹仔圍-雙溪口(終站))。教堂應該在竹仔圍站下車,往回走50公尺即到。(此站上下車人數很少,從蒜頭國小或蒜南站走10分鐘也可以到達。)

客運:從台北搭統聯客運(朴子、東石線)在嘉義縣政府下車,縣政府離蒜頭教會六分鐘車程,可聯絡教會去接。

東石工作區
◎陳文逸、梁紀貞 ∕ 王文珮
東石鄉 人口數:28,399人 寺廟數:39

 

電話: (05)373-3913  傳真: (05)373-3917  614嘉義縣東石鄉東石村黎明一路22巷6號  E-mail: wychen1962@gmail.com

【東石鄉素描】

教育程度:國中以下87.9%;專科以上6.4%

村里數:23

工廠數:52

醫療院所數:2

產物:蘆筍、蚵、文蛤、鹽

**蚵的故鄉,蚵的產量佔全國三分之一以上。

【地理位置】

東石是嘉義縣境內最靠北、靠西的鄉,是台灣目前少見的鄉下地區,東石鄉西鄰台灣海峽,境內的的水道眾多,昔日灌溉出沃土良田,帶來了豐富的農作;但今日則因民眾超抽地下水,造成地層下陷、土質鹽化,東石鄉整體農業發展都嚴重衰退。

東石鄉每年超取三一.四十億的地下水,每年以十到廿公分的速度下陷,只要一下大雨,東石鄉無論是墳墓、房舍整個就淹在水裡,所以土地鹽化的現象,其嚴重度可見一斑。目前己有民眾建議要由觀光或是工業的方式來取代既有產業,但迄今並沒有具體建議。

【信仰狀況】

人口流失嚴重的東石鄉境內有卅五座廟宇,大多是在明末清初,隨著大批移民人潮而傳進本地。當初移民奉祀的是「媽祖」、「王爺」(又稱千歲、瘟神),主要是因為當時生活環境困苦,尋求心理依賴。而後居民分別在其他地區迎回南鯤鯓、土地公、觀音、國姓爺及各式各樣的傳奇人物,其信仰的神祇來源十分複雜。生活十分簡樸的東石居民在信仰民間宗教上十分的舖張,在一年好幾次的大拜拜中,常會花大錢辦好幾桌來請客,花錢費功夫,但居民卻樂此不疲。在這裡常可見到花上幾千萬甚至上億的大型寺廟,居民為了名登廟裡的芳名錄,不惜拿大把大把的鈔票「捐神」、「捐廟」、「捐王爺」。有時候地方的鄉公所為了廟裡的事務,會先延宕社區裡的工作。

【人口】

東石鄉全鄉有廿三村,7946戶,人口總數32091人。

從民國46年到86年的人口總數來看,很明顯廿年來人口數都呈負成長,主要是因為城市的工商業吸引了農村中的農業人口,造成流失的現象。

【經濟】

經濟作物以農、鹽、漁業為主,由於青壯人口外流比例驟增,目前的經濟活動,很多都落在原本就有繁重家務的婦女身上。

【交通】

自行駕車: 國道一或國道三,接82號東西向快速道路,往西直開到東石,教會在東石國小隔壁。

火車: 嘉義火車站下車,於火車站前,再搭嘉義客運或嘉義縣公車至朴子,再到東石。

台北地區: 台北有統聯客運直達東石。電話 (02)2995-7799;(02)2995-8735。 由東石站下車後,向車尾方向步行約5分鐘,就到東石教會。

布袋過溝工作區
◎ 楊清安、劉成英
布袋鎮 人口數:30,888人 寺廟數:50

 

電話╱傳真: (05)345-0471         614嘉義縣東石鄉西崙村504號  E-mail: guogouchurch2007@gmail.com


【布袋過溝素描】

布袋鎮教育程度:國中以下84.7%;專科以上9.4%

面積: 59.8平方公里;人口密度558人/平方公里

村里數: 23

人口: 布袋鎮(過溝)共三里:中安里 2323人,西安里 1604人,東安里 1838人,共5794人 (民國107年11月資料); 東石鄉西崙村 1227人, 東崙村 759人, 塭仔村1010人, 三個村合計2996人 (民國107年11月資料); 以上總計:8790人

產物: 鹽、魚、菜脯、空心菜。**同時擁有農村、鹽村、漁村三者於一身的鄉鎮。

教會地址說明: 過溝基督教會位於過溝與栗子崙的交界處,它所涵蓋的範圍包括布袋過溝、東石鄉西崙村等三村。過溝事實上是一個包含三個里的大社區,行政上屬嘉義縣布袋鎮所管轄。一直以來它都是呈現著純樸的農漁村的風貌,所不同的是,人口結構有些許的改變,老年人及小孩子比率變高,隔代教養的情況相當普遍,中壯年人口流失情形嚴重。另外,在居民的經濟活動方面,養殖漁業的比率也較以前高,尤其是白蝦和鰻魚的養殖,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它的利潤,但是隨著全國養殖面積的遽增以及病毒的威脅,養殖業的獲利日趨偏低。


【地理位置】

西為台灣海峽,北連東石、朴子,東接義竹,南鄰台南縣北門。以此地為中心,朝著三個不同的方向,可分別到達布袋商港、朴子市以及東石、鰲鼓等地。若從台南市沿著濱海公路〈17號〉省道北上,沿途經過七股、將軍、北門,接著進入嘉義縣境的新塭、布袋港,過溝之後改走157往朴子的縣道,教會就在過溝國中附近。


【經濟】

剖蚵: 在過溝地區是一項頗為普遍的經濟活動,有時在清晨三點天還黑時,就有居民點著日光燈在剖蚵。之所以盛行的原因,是離產地布袋及東石沿海很近的緣故。據居民表示,剖蚵的工資是一台斤20元,較好的時候一天可以剖二十來斤,算算大約500元,真是辛苦。

蚵殼: 社區居民普遍從事剖蚵加工貼補家用,窄小的巷道隨處可見剖蚵之後剩下的蚵殼,可別認為它是不值錢的垃圾,它就像誘餌一般,當你把它串在黑膠繩上,數個一條,放到海裡,過些時日又有新鮮的蚵附著在上面,就像蝸牛換殼一樣,彷彿是種無止境循環再生的資源呢!再者,它還是一種藝術創作的材料喔!您該聽過貝殼藝術吧?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海水深,海水藍,我家住在大海邊,大海邊有鹽田,我家吃鹽不要錢」、「行船討海三分命」、「六月日頭火燒脯,誰人生命叼要顧」,老一輩的諺語,道盡布袋人獨特的生存之道。來到布袋,海鹽、蚵仔、現撈的魚、蝦、蟹、菜脯、高麗菜乾、米豆簽,一應俱全,空氣中飄散著特殊的味道,久久不去。


【信仰狀況】

過溝最具代表性的廟宇,是處於過溝「廟口」的建德宮,其中供奉的是李府千歲〈即大王公〉,其興建之年代,可追溯至清同治末年之遠。之所以取名建德宮,係指眾人在此辛勤建業所得的意思。廟口是過溝地區居民工作閒暇時間最主要的活動場所,平日有早市和黃昏市場,每逢千歲誕辰,更是鑼鼓喧天熱鬧非凡。


【教育】

過溝國中: 嘉義縣布袋鎮中安里過溝國中 電話:(05)3451005

龍崗國小: 嘉義縣東石鄉西崙村131號 電話:(05)3451070

過溝國小: 嘉義縣布袋鎮中安里頂厝1號 電話:(05)3451010


【交通】

自行駕車:

南下: 從台北或台中(走中山高)到嘉義系統交流道,三號高速公路到水上系統交流道,接往東石的82快速道路,過朴子市後轉157縣道到過溝。

北上: 從台南市沿著濱海公路〈17號〉或61號濱海高速公路北上,沿途經過七股、將軍、北門,接著進入嘉義島布袋轉157縣道即可到過溝。

火車: 到嘉義車站,轉7209往布袋之嘉義客運或7327嘉義縣公車均可達。

高鐵: 到嘉義(太保)車站後,坐BRT公車往朴子終點站,轉往布袋之嘉義客運或嘉義縣公車均可達。

客運: 台北轉運站有統聯客運直達布袋,到過溝站下車即可。

鹿草工作區
◎甯北辰、陳怡如
鹿草鄉 人口數:17,429人 寺廟數:25

 

電話: (05)375-0996         61151嘉義縣鹿草鄉西井村鹿草路346號  E-mail: npc3750996@gmail.com

【鹿草鄉素描】

人口:約17,000人 ; 人口密度336人∕平方公里

面積:54.3平方公里

海拔高度:地勢平坦

教育程度:國中以下88% ; 專科以上7.8%

村里數:15

工廠數:33

醫療院所數:6

產物:稻米、西瓜、香瓜、玉米、高樑、沙漠玫瑰、養蜂業

特色:以「瓜仔栽」(西瓜種苗)聞名,瓜農嫁接種苗的數量及技術堪稱全台第一,是西瓜種苗批發買賣的集散地。

【地理位置】

鹿草鄉位在嘉義縣的西南方,是嘉南平原八掌溪畔的典型農村聚落,總面積約54平方公里,共有15個村,人口約一萬七千人,居民大多為閩南族群。本鄉地處嘉南平原中部,東至中山高速公路與水上鄉接壤,西鄰布袋鎮及義竹鄉,西北與朴子市相連,南以八掌溪為界與台南縣後壁鄉相對。北連太保市,另有82快速道路及高速鐵路經過。

【疆域沿革】

舊稱「鹿仔草」,據說昔時先民來墾時,荒煙漫草,成群的梅花鹿在覓食水草,因而得名。根據台灣府志記載:「鹿仔草即是青草,原住民放養麋鹿,以其枝葉鹿所嗜,因名之。」

【信仰狀況】

鹿草鄉中寮村的安溪城隍廟近年來,在管理委員會極力的推動下,成立獎學金及基金會,推動社會公益;並建造現代化廁所、藝術化走廊、拱橋、涼亭等,成為一休閒公園,成為嘉義縣的示範寺廟。後堀村的樹德宮、頂半天的慈雲寺、八掌溪旁的鎮煞龜塔已成為鹿草的重要觀光景點。

【教育】

鹿草國小:鹿草鄉西井村296號 (電話:05-3752004)

鹿草國中:鹿草鄉鹿草村439號 (電話:05-3752037)

【交通】

自行駕車:於中山高至272.9公里處轉接82號東西向快速道路,往朴子、鹿草方向,至鹿草交流道下,下交流道後左轉,往鹿草市區前進。至縣道163右轉,進入鹿草市區,沿著163號前行,行經鹿草國中過一個紅綠燈後,約200公尺處即可看見鹿草福音中心。

火車:至嘉義火車站,轉乘嘉義公車往鹽水(經竹子腳,非經重寮)方向,乘坐至鹿草站(鹿草國中的下一站)。(就在福音中心的門口下車)

高鐵:至嘉義高鐵站,搭乘計程車(十分鐘之內會到)。

中埔工作區
◎鄭銘章、何秀慧 ∕ 林光源、謝淑貞
中埔鄉 人口數:47,326人 寺廟數:50

 

電話∕傳真: (05)203-0105         60668嘉義縣中埔鄉中埔村21-9號  E-mail: mcjeng@mail2000.com.tw

【中埔鄉素描】

人口:約47,000人 ; 人口密度364人∕平方公里

面積:130平方公里

海拔高度:西半部為平原,東半部為丘陵, 海拔約150公尺

教育程度:國中以下41% ; 專科以上52%

村里數:22

工廠數:96

醫療院所數:4

產物:茶葉,芋頭、葡萄柚, 柳丁,熱帶水蜜桃、木瓜、靈芝、菇類、絲瓜、 石蓮花、 台灣栗子、蝴蝶蘭、山藥、檳榔

特色:在科技化、現代化、企業化的經營培育,中埔儼然成了靈芝代言人。同屬菇類的木耳,亦佔全國產量的四分之三。農會進一步規劃養生藥草副產品,彷彿一個清新健康的願景,就要開始。

【地理位置】

中埔鄉位於嘉義縣南部,全鄉面積約130平方公里,北連番路,西鄰嘉義市東區,南臨台南縣之白河鎮。山地、平原各佔一半,海拔約150公尺。居民組成閩客皆有,多以檳榔相關產業維生,人口約四萬七千八百人。古時為通往阿里山的要道,加上國道三號經過,交通便利,成為在嘉義市工作民眾的居住首選。

【疆域沿革】

早期,未開墾之可耕地或荒地,就叫做「埔」,大多帶著點緩斜的地形。中埔鄉的土壤資源雖然肥沃,但平原、丘陵各半的地形,在開發上相對較晚。據說原本是鄒族的聚居地,因漢人入墾,才逐漸往深山遷居。或許中埔便是這樣的性格,不爭不求,但自然的就天時地利人和,在土地上長出了豐碩的成果。

【信仰狀況】

目前吳鳳廟雖為全縣古蹟中唯一朝觀光發展的廟宇,但缺乏其他附屬相關遊憩設施,而目前大多僅止於信仰,使得宗教文化觀光發展受限。

【教育】

灣潭國小:中埔鄉灣潭村下庄1之1號 (電話:05-2531660)

社口國小:中埔鄉隆興村二鄰8號 (電話:05-2531094)

頂六國小:中埔鄉金蘭村頂山門25號 (電話:05-2394042)

同仁國小:中埔鄉同仁村24號 (電話:05-2531205)

和睦國小:中埔鄉和美村後庄16號 (電話:05-2304511)

和興國小:中埔鄉和興村中華路501巷45號 (電話:05-2306717)

大有國小:中埔鄉裕民村石頭厝17之1號 (電話:05-2531561)

沄水國小:中埔鄉沄水村16號 (電話:05-2531654)

三層國小:中埔鄉三層村崎頭仔1號 (電話:05-2551144)

中埔國小:中埔鄉中埔村中正路1號 (電話:05-2531003)

中埔國中:中埔鄉中埔村177號 (電話:05-2531002)

【交通】

位於前往獨角仙農場必經之路。

自行駕車: 國道三 (南下 297K)(北上 298K)下中埔交流道,往阿里山的方向行駛。 過了頂六, 往中埔市區方向行駛(135縣道)。 開到底遇到中埔警局右轉接中正路後,第一個十字路口左轉,直行約150公尺,中埔福音中心在左手邊。

火車: 嘉義火車站「前站」出站,步行約400公尺至嘉義客運總站(中山路503號)。 搭乘「嘉義往澐水」班次,中埔站下車(宏恩診所斜對面),車程約三十分鐘。 往「中埔國小」方向步行,第一個十字路口左轉,直行約150公尺, 中埔福音中心在左手邊。

高鐵: 搭乘高鐵接駁車至嘉義火車站「後站」,步行至「前站」,其餘與搭乘火車的交通方式相同。

 

【步行地圖】

地圖

 

學甲工作區
◎張得桂、王惇薇
學甲區 人口數:26,967人 寺廟數:38

 

電話: (06)783-5963          72653台南市學甲區寶發路232號  E-mail: tekuei.chang@gmail.com

【學甲素描】

人口: 26,967 人,男13,808人,女13,159人

面積: 54平方公里

教育程度:國中以下49.11%; 高中職27.20%; 專科以上23.96%*

村里數: 13

寺廟數: 38*

工廠數: 90餘家,針織、紡織、化學、飼料、加工碾米、窯業等。

醫療院所數: 17*

產業概況: 農產稻米、高梁、玉米、大西瓜、小番茄、豆類、甘蔗、蔥蒜頭等, 採農漁牧綜合經營方式,以生產仔豬著名,以及淡水魚塭草魚、鰻魚、 虱目魚、吳郭魚,兼養豬、肉鴨、蛋鴨等。

地方特產:虱目魚丸 、虱目魚肚、虱目魚酥等。

(*參考2009年鎮公所統計要覽等資料)

【地理沿革】

北鄰嘉義縣義竹,西面北門,南接將軍、佳里、麻豆,東與鹽水、下營為鄰。 地勢平野,靠近沿海地帶,地質鹽化,有八掌溪、急水溪、將軍溪等三河流貫通, 時遭洪水之患。

昔日學甲為平埔族居住,三百多年前明鄭時期,鄭成功率軍驅荷入台,福建漳泉兩地百姓也相繼來台開墾,其中一支由運糧官陳一桂(即鄭成功的姑丈)率領部隊,在頭港與將軍溪畔的頭前寮登陸,拓墾建立聚落,向四周屯懇開發,後歷經清朝、日據、國民政府來台,四十年前曾因紡織等行業發達,但產業外移後,衰退蕭條至今。

【信仰狀況】

學甲地區居民信仰以道、佛教為主,大小宮廟林立,每一里、每一角頭幾乎都有自己專屬的廟宇或神壇,例如小型的有應公廟就有43座。 當中所奉祀的神明大多是明鄭時期跟著來台,最著名的是被列為國家三級古蹟「慈濟宮」,奉祀保生大帝(俗稱大道公,本名吳本,生於宋朝),台南慈濟宮是由福建泉州白礁慈濟宮分靈而來的,故每年都會回到白礁祖廟恭謁祖靈,信眾稱之為「上白礁」,從創廟至今未間斷過,每年參與祭典的陣頭極為龐大,農曆3/11(學甲先民登陸日)會在頭前寮將軍溪畔舉行上白醮謁祖祭典。 同時,因著血統淵源,祭祖緬懷慎重追遠,有陳、謝、吳、賴等姓氏大宗祠。**

(**參考中洲風采,以及學甲鎮有應公廟採訪錄等資料)

【地方特色】

台南幫:早期,學甲子弟離鄉背景在企業界打拼出所謂的台南幫,在工商、政治、藝文、體育等各界,均出不少知名人物。

賽鴿笭:學甲頂洲里、紅茄里於每年農曆二月下旬開始舉行放鴿笭比賽,長達一個多月,此習俗自福建傳過來,是一種農村休閒活動,有數百年歷史。

華宗盃排球錦標賽:為紀念陳華宗先生造福鄉民之奉獻,屬全國性質,包括社會組、大專、高中、國中、小學之排球比賽,至今已舉辦三十幾屆。

蜀葵花海:每年3月春暖花開時節舉辦,結合慈濟宮上白醮謁祖祭典等,屬政府力推的宗教、文化、觀光等產業活動。

【教育單位】

五所小學(學甲、中洲、東陽、宅港、頂洲),學甲國中,天仁工商(2015年已停止招生)。

國中小的學生人數逐年遞減,人口亦然。

根據2014年教育部資料,學校(各年級平均班級數/學生總數),東陽國小(4/574),學甲國小(2-3/316),中洲國小(1/127),宅港國小(1/75),頂洲國小(1/56),學甲國中(8/539)。

【人口分佈】

早期原有26個里,因產業變遷、人口外移與老化等,至今已合併為13個里。 以人口密度來看,集中於明宜里、慈福里、仁得里、新榮里,即所謂的學甲市區,其他9個里的人口數則相對稀疏。

【交通】

1. 自行開車[高速公路]:

a. 國道1號(或國道3號),接台84線往西(北門),於學甲出口處下交流道,接台19線往南,[直行至華宗路,於寶發路右轉100公尺處(與公園街交叉)]。

b. 台61線(西濱),於北門接台84線往東(玉井),於學甲出口處下交流道,接台19線往南,其餘同上。

c. 國道1號南下,於新營-鹽水交流道下,往鹽水,沿台19線往南,其餘同上。

d. 國道1號北上,於麻豆-佳里交流道下,往佳里,沿台19線往北,其餘同上。

e. 國道1號北上,於麻豆-佳里交流道下,先往佳里176線,於南19右轉,接171線往學甲,沿路直行,經華宗路口後,約100公尺處(與公園街交叉)。

f. 台17號或台61線,於北門接171線(或174線)道路往學甲,其餘同上。


2. 公共運輸[台鐵-客運-巴士]:

a. 搭台鐵到新營火車站,對面轉搭公車,棕幹線(新營-學甲-佳里),從新營站搭乘,[於學甲(東寮站)下車,往回走華宗路約150公尺,即寶發路交叉路口,過班馬線左轉,約100公尺處(與公園街交叉)]。

b. 搭和欣客運或統聯客運,於新營交流道客運站下車,轉搭棕幹線公車(統聯客運站),其餘同上。

c. 搭台鐵到台南火車站,對面轉搭公車,藍幹線(台南-西港-佳里),佳里站下車,轉搭棕幹線(佳里-學甲-新營),其餘同上。

d. 巴士: 從台北搭統聯1629 (台北-學甲、苓子寮),一天一班,於台北運轉站中午12:15發車,行國道1號,(也可以從重陽站或中壢站上車),經幾個交流道車站,到達學甲中正路站下車,若步行,過濟生路,沿中正路直行約1公里處,即寶發路口左轉,約500公尺處(與公園街交叉)。


七股工作區
◎施大俊
七股區 人口數:25,115人 寺廟數:42

 

電話: (06)787-4411  傳真: (06)787-4010  724台南市七股區玉成里3-29號  E-mail: a0917964166@gmail.com

【七股素描】

教育程度:國中以下87.5%;專科以上7.5%

區里數:23

工廠數:44

醫療院所數:6

產物:洋香瓜、魚貨、鹽

**黑面琵鷺的故鄉,每年十月起黑面琵鷺飛來七股過冬。

**鹽的故鄉,七股和北門兩大鹽場,是台灣鹽產重鎮。

【地理位置】

東接佳里、西港,西臨台灣海峽,北接將軍,南緊鄰台南市。

【經濟】

七股,多數鄉民都是福建、漳州的樸實移民,不擅言詞,勤奮努力低頭種蚵、顧魚塭。潟湖,讓七股成為海水魚類繁殖種鎮,魚產事業養活了一家老小。

近年來漸漸朝向觀光發展:鹽田、潟湖、曾文溪口賞鳥、紅樹林白鷺鷥、馬沙溝海水浴場、溪南春渡假漁村,都是天然美景。也吸引外地人來此購屋,作為休閒渡假用,平時並未在此居住。

【教育】

全鄉有三所國中,十二所國小。重視學業且經濟條件許可的家庭,會將孩子送到佳里鎮的私立港明中學就讀。鄉裡沒有高中,若要繼續升學,一定得到外地。鄉公所曾經辦理獎學金發放,據民政課人員表示,達到申請標準的人還真不少。

此地教育程度,國中以下人口佔87.5%,家庭經濟大多小康,家長相當信任老師。竹橋國小有位基督徒老師,在此任教一年多,有福音負擔,樂於表達信仰。她表示此地家長並不排斥其他宗教,因孩子較沒有甚麼休閒娛樂,所以很歡迎有人來此辦活動。

【信仰狀況】

此地大小廟宇有31間之多,有些甚至緊鄰學校。看到許多金碧輝煌的大廟,推測此地經濟應該不錯吧!請教民政課人員,他們表示:當地人敬神,為了廟宇的需要,甚至不惜借貸,可是對於其他方面(例如教育……)就不願意付出,認為是政府的責任。

此地有許多福音未得之民,終其一生未曾聽過「耶穌」!

【交通】

自行駕車: 中山高在佳里、麻豆交流道下,往佳里方向,看路標再往七股方向,教會在七股鄉公所前方200公尺處。

火車: 至台南火車站,往中山路走,可看到興南客運總站(興南客運電話:06-2653121)。 搭乘往馬沙溝、南鯤魚身或學甲的公車,在佳里站下車(約每小時一班車)。再從佳里往七股,至五股站下車(或跟司機說在七股的謝宏榮診所下車)。(客運車時刻表:12:20;14:10。班次不多。佳里到七股約10-15分鐘。)

客運: 統聯及和欣客運均有車到佳里鎮(統聯0800-241560;和欣0800-002377)

 

六甲工作區
◎陳嘉之、余冬萍
六甲區 人口數:21,584人 寺廟數:32

 

電話: (06)698-6585  734042台南市六甲區民權街58號  E-mail: 67cvgm@gmail.com

【六甲素描】

教育程度:國中以下38%;專科以上31%

區里數:11里(菁埔、龜港、中社、水林、二甲、六甲、七甲、甲南、甲東、王爺、大丘)

工廠數:約60 (大多為小型家庭式)

醫療院所數:18

【地理位置】

六甲位在台南市溪北地區(曾文溪以北),於新營(區)之東南,東倚楠西、東山,北連柳營,南鄰官田、西接下營,東西寬12公里,南北長4.4公里,呈東西寬的長條形。東半部屬中央山脈,為崎嶇山地及湖泊區(最大的是珊瑚潭),西半部屬嘉南平原,地勢平坦,全區面積有67.5平方公里,氣候屬熱帶季風氣候。

六甲地名源自明鄭時期的土地拓墾,依面積命為地名。日據初期成立六甲支廳,以六甲為行政中心,轄今六甲、官田、內莊,約為今六甲、官田、大內三區。1920年實行五州制,成立六甲莊,隸台南州曾文郡管轄,與今六甲區範圍相當。戰後改為台南縣六甲鄉,2010年12月25日縣市合併改稱六甲區。

【經濟人文】

六甲區主要農產是稻米(台南16號,越光米),本區製造業不發達,商業以一般民生需求零售為主,除供應本區外,也和週遭各區形成互補。因位處進入烏山頭風景區之入口,商業活動與鄰近規模相近的鄉鎮相較,略為活絡。

農產除稻米外,也出產龍眼、洋菇、破布子、桂竹、芒果、蓮子、菱角等作物,特色小吃有豆菜麵、山刺果冰、炸蟋蟀及狗母魚羹等。六甲區境內及鄰近有多處名勝,其中以烏山頭(水庫風景區)及林鳳營(火車站、牧場及附近景點)最為著名,名氣甚至遠高於六甲區本身。

【學校】

國中:六甲國中(年級班數18班、特殊班5班)

國小:六甲國小(年級班含幼兒班38班、特殊班6班)、林鳳國小(6班)

【人口分布】

六甲區共有11個里,主要人口集中於以六甲里為中心之六個里(六甲、七甲、二甲、水林、甲南、甲東),占全區人口76%,故大多數學童皆就讀位於六甲里之六甲國小(約800位學童),及六甲國中(約400位學生)。另一小學為位處林鳳車站(中社里,近縱貫公路)之林鳳國小,學童人數約85人。

龜港、菁埔、中社三里位居六甲區西邊,有縱貫線(公路)經過,名勝景點林鳳營、落羽松林座落此區,然人口較少。另兩個里(王爺、大丘)位處東邊山區,是烏山頭水庫風景區及其上游所在地,人口更為稀少。

【宗教信仰】

六甲靠近山區,與台灣西南沿海鄉鎮以媽祖為主祀相較,民間信仰對象較為多樣。一般民間佛道教祭祀的神祇,在總計32間宮廟中,大致涵蓋。

基督教會於六甲區設有長老教會(1928起)、天主堂(1956)、召會(2020)及鄉福六甲教會(2021),基督徒人數估計少於200人(小於1%)。

【交通】

鄉福六甲基督教會位於六甲國中正對面,

1. 自行開車:

a. 導航至六甲國中即可到達。

b. 行駛二高(3號國道)可於烏山頭交流道下,進入六甲市集,數分鐘內可達。

c. 行駛一高(1 號國道)南下可於新營交流道下,轉縱貫線到六甲區後轉入;北上可於麻豆交流道下,轉至縱貫線後轉入六甲區。


2. 公共運輸[台鐵-客運]:

台鐵區間車在林鳳營車站(位於六甲)下車,於站前搭乘大台南公車黃1線往六甲,至六甲國中下車。每日車班不多,需算好接駁時間。 (若需乘車來六甲教會,相關資料可洽詢教會。)

長治工作區
◎溫盡滿
長治鄉 人口數:30,994人 寺廟數:26

 

電話: (08)737-8552          90847屏東縣長治鄉長興路142-1號  E-mail: angel.vgm99@gmail.com

【長治素描】

教育程度:

教育程度

村里數:16(長治工作區位於新潭村)

產物:檳榔、椰子、甘蔗、竹筍、蓮霧

特色:

(1)六堆抗日紀念公園所在地

(2)畜牧業發達,大統畜牧場為大型養豬場,居全國之冠。

 

【地理位置】

本鄉位置居於屏東市東方,隔著一條殺蛇溪,約距四公里,東連內埔鄉,南接麟洛鄉,西與屏東市區相鄰,北鄰與鹽埔鄉境之平坦地相連,形成東西長方形,面積四十五平方公里。為屏東市往原住民文化園區經台24線道路之必經要道。

 

【歷史沿革】

在1686年,火燒庄(現今之長興村)邱家之祖先邱永鎬先賢來台,他頗有商賈之才,是時並無其他同時來台的鄉人一起來濫濫庄(現今萬丹鄉)開墾,僅留在台南盧林三姓行當伙伴,隨同前來屏東籌設分行,就在這時,他發現本鄉一帶土地肥沃,值得開墾居住,於是辭去商行工作,籌得資金回原鄉廣東招集邱、張、羅、黃、廖五姓青年前來香園樹下(現今香楊村)以此為據點,從事開拓本鄉各庄。耕地面積增加後,墾民們手腦並用,善加籌謀灌溉工作。大家以邱先賢為領導中心,同心協力,其次子智山公即因除夕巡圳水,在三地門附近遭殺害,一家為公盡力是開庄功臣。

 

【人口分布】

台灣南部有所謂「六堆」的客家文化,將高屏地區不同聚落的客家人分別組織成六個防禦隊伍,捍衛家園。其中,長治與麟洛均同屬於六堆中的「前堆」。

長治鄉合計16個村,大體可分為東西兩大聚落。鄉民以客家籍為主占65.43%,閩南籍32.16%,其他2.41%。西邊為客家人的聚落,是長治鄉行政區的所在,人口約佔全鄉的三分之二。另外三分之一,主要是聚集在東側、通往三地門(省道24線)路上的繁華地區(合計四個村),村民主要為福佬人。另外南側還有個特別的聚落,就是以退伍軍人為主的榮華村。過去退輔會輔導官兵於此開闢入住,多為外省族群。

 

【經濟發展】

耕地面積3672公頃,以種植檳榔、椰子、竹筍、甘蔗、蓮霧為主,水稻只佔25公頃。水稻逐年減少是因檳榔節省人力經濟價值高,故都改種檳榔。養殖業也不是很發達,以淡水魚塭養殖有吳郭魚、泰國蝦、石斑魚為主。畜牧業就比較發達,除了農家副業飼養外,更有專業化經營的大型養豬場,特別是大統畜牧場,為全國最大的養豬場。

有學者評估,由於鄰近屏東市,故長治鄉內難以發展工業。而據資料顯示,近年來從事服務業人口有加增趨勢。

 

【教育】

長興國小

務務電話:736-8567

地址:屏東縣長治鄉新潭村潭頭路50號

長治國中

服務電話:762-1193或762-3345

地址:屏東縣長治鄉中興路578號

 

【信仰狀況】

鄉民有多元的宗教信仰,傳統客家族群以三山國王、義民爺和伯公(土地公)為主,也多混合佛道教祭拜。正因客家庄特重敬祖,廟宇祠堂處處林立。近年來靜思語廣為流傳,不少居民將之貼在門口;學校老師則以此佈置教室,反覆教導。

長治鄉本地的基督徒多至屏東市教會聚會,其他少數基督徒則在外地信主和參加聚會。

 

【交通】

自行駕車:

北上:

台一線接台17線往高雄屏東方向→轉入南二高林邊交流道(右轉)→南州交流道→南二高竹田收費站→麟洛交流道→長治交流道(下二高)→接台24線(左轉)→直行約10分鐘,經過德協國小後,當右手邊看到崙上長老教會後,下一個紅綠燈左轉(崙上冰城),直行到底看到圓環,選右邊那條長興路走,左手邊經過長興國小,右手邊經過7-11,大約再直行1分鐘,長治福音中心就在右手邊了喔!

南下:

(1)國道三長治交流道下,第一個紅綠燈右轉,直行約10分鐘,經過德協國小後,當右手邊看到崙上長老教會後,下一個紅綠燈左轉(崙上冰城),直行到底看到圓環,選右邊那條長興路走,左手邊經過長興國小,右手邊經過7-11,大約再直行1分鐘,長治福音中心就在右手邊。

(2)國道10號(往東)→南二高(南下往屏東方向)→九如交流道→長治交流道(下二高)→第一個紅綠燈右轉,直行約10分鐘,經過德協國小後,當右手邊看到崙上長老教會後,下一個紅綠燈左轉(崙上冰城),直行到底看到圓環,選右邊那條長興路走,左手邊經過長興國小,右手邊經過7-11,大約再直行1分鐘,長治福音中心就在右手邊。

(3)中山高速公路南下→鼎金系統交流道→接國道10號(往東)→南二高(南下往屏東方向)→九如交流道→長治交流道(下二高)→第一個紅綠燈右轉,直行約10分鐘,經過德協國小後,當右手邊看到崙上長老教會後,下一個紅綠燈左轉(崙上冰城),直行到底看到圓環,選右邊那條長興路走,左手邊經過長興國小,右手邊經過7-11,大約再直行1分鐘,長治福音中心就在右手邊。

 

火車:到屏東火車站,再轉搭屏東客運至長治圓環站下車,再步行約7分鐘即可抵達。

高鐵:到高鐵高雄站,轉搭接駁車至高雄火車站,從高雄轉搭火車至屏東火車站,再搭屏東客運進長治。(轉乘過程複雜,不建議使用)

客運:搭乘統聯客運或國光號至屏東總站下車,再搭屏東客運至長治。

 

【步行地圖】

地圖

 

麟洛工作區
◎麟洛同工群
麟洛鄉 人口數:11,619人 寺廟數:12

 

電話╱傳真: (08)723-1319          909屏東縣麟洛鄉六雅街41號  E-mail: wplin.lin3708@msa.hinet.net

【麟洛鄉素描】

教育程度:國中以下75.2%;專科以上14.9%

村里數:7

工廠數:12

醫療院所數:7

產物:家畜飼料、椰子

**最純粹的客家莊。

**每年8/27在鄭成功廟招待所有大學金榜題名的高中生、滿六十歲的老人,祝福長者和賢者。

【地理位置】

緊鄰屏東市(相距四公里),東接內埔鄉,北與長治鄉毗連,南鄰竹田鄉,交通甚為發達。

【人口】

12,000多人,屬客家文化之地區,有少數閩南人、原住民及外省人。

【信仰狀況】

大都祭拜祖先、關公、觀音菩薩、媽祖、土地公、佛祖等。極少部份信奉基督。經濟及農作物大部份務農,種植蓮霧及養豬,也有許多人投入工廠以增加收入,一般來說生活水準都很高。由於交通便利,近幾年發展迅速,商店林立,居住環境可謂上上區,有許多外鄉人遷入,麟洛已不再是古樸的鄉下,乃是朝氣蓬勃的鄉村都市,充滿著城市的緊張和壓力。

滿州工作區
◎陳雅鈴
滿州鄉 人口數:8,541人 寺廟數:25

 

電話: (08)880-1886    傳真: (08)880-1857  947屏東縣滿州鄉中山路四巷15號  E-mail: yalin2007@gmail.com

【滿州鄉素描】

教育程度:國中以下89.3%;專科以上4.6%

村里數:8

醫療院所數:1

產物:盤固拉牧草、港口茶、瓊麻

**瓊麻之鄉,產量佔全國70%。

**傳唱之美,全鄉八個村中有六個村組有民謠團,在其他縣市有公開表演。

【地理位置】

位處恆春半島的東部丘陵,地質上算是中央山脈的餘脈,因此鄉境內雖然多山,但地勢卻較為低緩,海拔均在700公尺以下。 本鄉屬於墾丁國家公園範圍內,四面環山,有如盆地,毗鄰恆春鎮。

【人口】

全鄉約有2,300多住戶,8,000人左右,共有八個村,大部份為閩南人,少數外省人及平埔族。由於長樂、九棚、港仔三個村,原住民及平地人各佔一半,滿州鄉因此被歸劃為原住民地區。

【經濟及農作】

以農牧為主,大部份為牧草及檳榔。由於謀生不易,年輕一代大都外出,還好有小墾丁綠野渡假村的設立,帶來許多就業機會,也帶動地方觀光業的繁榮。民情及信仰當地民風保守,刻苦耐勞,人情味濃厚,可惜居民大都有嚼檳榔的不良習慣,造成衛生及健康問題。近年來大家樂賭風盛行,也帶來許多家庭和社會問題。

【信仰狀況】

宗教信仰以典型的佛道教為主,一貫道亦不斷地擴張其勢力,有凌駕其上的態勢。尤有甚者,許多外地的異教信徒來滿州蓋廟宇大賺香油錢。當地廟宇以照靈宮及羅峰寺為最大,供奉五府千歲、觀世音及媽祖。

【交通】

自行駕車: 南二高自林邊交流道終點接台17線往恆春;或自南州交流道接台1線往水底寮,接台17線往恆春。

台南辦公室芬園工作區大村工作區田尾工作區褒忠工作區大埤工作區二崙油車工作區蒜頭工作區東石工作區布袋過溝工作區鹿草工作區中埔工作區學甲工作區七股工作區六甲工作區長治工作區麟洛工作區滿州工作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