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福首頁
126期 >
1998年6月
麟洛的堅固營壘
      溫盡滿

 

許多人知道我在客家庄傳道,常會質疑:「屏東有客家人嗎?」這問話讓我感到詫異,因為客家族群在屏東縣分佈非常廣泛,如竹田、內埔、麟洛、長治、高樹、新埤、佳冬等地,是客家人來台最早建立的聚居地。其他如高雄縣的美濃、杉林、六龜等鄉鎮也都是早期客家人開拓之地。

麟洛是最靠近屏東市的客家庄,也是屏東縣鄉鎮面積最小而人口較密集的地方。來到這裡傳福音已有十三年的時間,發現有許多的堅固營壘是不易攻破的,如祠堂、寺廟、節慶等等,茲略述如下:


祠堂

早期客家人群聚而居,因此每庄皆有祠堂,以供奉祖先。客家人的祖先觀念濃厚,祠堂內置族譜,以示對先人的追思與崇敬。祠堂是客家人的精神堡壘,它兼具許多功能:
            1.結婚之時一定要到祠堂祭祖(在外地者也得回來祭祖)。
            2.任何慶典節日要先往祠堂祭祖。
            3.家裡添丁,要去祠堂祭祖。
            4.族裡有人過世,要放置祠堂裡追思(但祖先牌位要蒙起來)。
            5.家族輪流早晚點香拜祖,現今生活富裕又增加初一、十五供奉鮮花和水果。
            6.任何榮宗耀祖之事要去祠堂燃放鞭炮,點香祭拜,感謝祖先庇佑(如考上理想學府或升官等等)。
            7.宗親會議(如分產或懲戒之事)。

隨著時代的變遷,祠堂已不多見,許多三合院、四合院相繼拆毀,各自獨立門戶了,但祖先崇拜的熱度仍不減,每家頂樓都設立祖先牌位,功能還是一樣,只是少了一起團拜。

祖先牌位是客家族群中最具權威性、主導性、制約性的一種無形的社會控制工具。據我多年觀察,教會中的老弟兄們會信主的原因,乃是離開了原來的族群,到外地開創謀生,才有機會信主,否則很難。


寺廟

從寺廟的建築外觀可略微窺知客家文化典雅樸實的風貌。在每個村,一進庄頭就會看到一座廟,每一村的守護神都不一樣,最具代表性的是三山國王、三太子、觀世音、佛祖、聖母娘娘、媽祖、土地公、鄭成功等。每一座廟都有它的功能,如廟旁的活動中心、圖書館、長壽俱樂部,提供正當的休閒場所,增加族群的凝聚力,似乎看不到孤單的老人家,讓居民樂在其中。寺院的宗旨在救世濟貧,也設立大學獎學金,組織完備,人才濟濟,發揮了族群團結的功能。另外每逢初一、十五及三、六、九日,都按常規在廟裡誦經祈福,這樣的相聚是他們所喜歡的,志不在神明靈不靈,而是大家可以見面談心,多好!


社區活動中心

從政府推廣社區發展以來,本地村長及村幹事都非常熱衷參與,並以活動中心或廟前廣場舉辦各種活動,用獎品鼓勵民眾的參與感。活動中心於週間有媽媽舞蹈班、客家民謠、烹飪、生活講座等等,辦得有聲有色,因為資源多,還有廟裡善男信女推動的力量也是原因之一(他們認為這是行善)。反觀教會辦活動,肯做的總是那幾個,其餘的能躲就躲了,難怪耶穌感嘆說今世之子比來世之子還聰明,一點也不錯。


祭典

客家族群因種田務農的人口多,從古至今,總認定要得五穀豐收得看上天的賞賜,因此,時序入秋以後,水稻也從春耕盼到秋實,金黃色的稻穀收成完畢後,村庄就要準備「平安福」酬謝土地公,以「羊」或「豬」做牲禮來叩謝上蒼。來年春天又是一季的開始,為了風調雨順,還是要向上天和土地公獻祭,叫做「祈福」,期望神明保佑,全村平安。

不論「平安福」或「祈福」,獻祭請客的時間都不一樣,是由好幾個村子聯合一起辦,因此都有機會輪流被邀請。有時也請野台戲,人神同樂一番。這樣的習俗到今天仍然很盛行,因為親友們可藉此機會歡聚享樂,對他們來說是非常快樂的事情。長久以來,如此的風俗民情,使得客家族群更加相親,彼此關係密不可分。


結語

在傳統的客家族群裡,信耶穌要割捨掉許多包袱,要能忍受親友的嘲諷,能決心跟從主到底者,需要極大的信心、忍耐和從神來的恩典。在困難重重的環境中,神在這裡建立了三個教會(還有長老會和聚會所)。

感謝神,這十幾年來,教會在這地留下了好名聲,以致於我們辦生活講座不再似以往般遭受拒絕。我們相信默默地耕耘,終有一天會收成。願神的旨意早日成就在這地百姓當中。



【後記: 歡迎觀看 「溫盡滿牧師1992年的見證分享」, 溫牧師見證  神對她的呼召下鄉, 以及個人在屏東麟洛一個以沒有基督教會為傲的鄉村傳揚福音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