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福首頁
386期 >
2020年2月
同作門徒、同為活石
      陳雅鈴


第四世紀重要的神學家貴格利教父,曾描述「教會是怪誕的野獸,是其他各種動物的混合體,有不同大小和不同程度的溫馴和野性」,而牧者的主要工作就是「帶領和照顧這野獸,知道什麼回應適合野獸身體的每一部份」。金建時教授在他所寫的《致新手牧者的信》一書中則進一步延伸,認為「教會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動物園,園裡有多種野獸。但牧者不一定是動物園管理員。有時他們是管理員,但並非總是這樣。事實上,牧者更像是上帝的教會動物園中的另一隻猩猩;基督自己是動物園管理員、飼養員和獸醫。」(註1)當我讀到這段描述時,想像自己是一隻猩猩,忍不住大笑!老實說,我比較希望自己是大貓熊圓仔啦!不過,對於「基督才是管理員、飼養員和獸醫」的比喻,卻真的很有共鳴。


同行與領導

四年前來到滿州的時候,就發現鄉下的弟兄姊妹真的很尊敬牧者,什麼都要「請示」傳道人,大大小小的事都「交給」傳道人做最放心。其實,當時的我就是菜鳥牧者,還比同工們年輕,而且是來到陌生的地方。雖然對年輕人而言,Google(搜尋引擎)很好用,可以回答許多問題,但是在鄉下,還是有很多問題是電腦無法回答的(要直接問鄉親更準啦!),尤其是關乎生命的功課,就算知道標準答案,還是需要用生命去經歷。那時候的我,一方面對於同工們的信任很感恩,但是另一方面也知道,教會若要成長,牧者不能老是「校長兼工友」,也不能只有三、四位弟兄姊妹在服事。只是在領導之前,更需要的是同行,尤其是剛到新的環境,更重要的是好好認識這地、這民,而我自己也必須落實「在地生活」,這些都需要「熟成的時間」,也像是醃製蘿蔔,要先經過第一道鹽巴的搓揉,去除澀味,接下來才會更入味。


愛的必修課

那些日子常常想起自己在神學院的畢業講道「愛的必修課」,在神學院有許多必修課,「愛的功課」雖不在課表上卻是一輩子的必修課,上帝提醒我不要以為偏鄉或跨文化的宣教,就一定有多特別的宣教方法,事實上,無論去到哪裡,宣教士都一樣在神所呼召之處「在地生活」、「愛周遭的人」、然後「向周遭的人傳福音」。當我必須要處理教會許多瑣事,服事各年齡層的弟兄姊妹時,因著神的愛激勵與醫治,就比較不會覺得是苦差事,但我依然相信:「主基督是厚賜各樣恩賜的神,神的心意是要每一位弟兄姊妹成為活石,同心建造神的教會。」為了弟兄姊妹的成長,我要繼續尋求突破的機會,我依然期盼可以帶領更多弟兄姊妹更認識自己的恩賜與呼召,活出神美好的心意!


學習與訓練

在鄉村,訓練的資源很缺乏,尤其在國境之南滿州鄉,如果我們要到高雄或是屏東市受訓,單趟至少兩小時的車程。因此,牧者在已經很忙碌的佈道和牧養工作中,還必須有研發的精神,無論是坊間教材如何轉化成鄉村適用的,或是按著事工發展而有的訓練課程,除了挑旺心志,也要適當地提供服事訓練,就像是給弟兄姊妹有新的台階,讓他們可以更往前走一步,不用好高騖遠,乃是扎實地一步一步往前走,看似微小的步伐,信心就在這一步接著一步之間一起成長了!看到這裡,千萬別以為鄉村牧者都是很厲害的教練,也別以為三年的神學院課程就可以一招半式闖天下。其實,無論是主日證道的信息、門徒的造就、帶領學生聚會的創意,還有前面所說的服事訓練,都是在「做中學」,我很認同金建時教授在書中的另一段話:「除非我們首先成為門徒,否則我們不能成為好牧者......門徒就是樂意學習的人。」(註2)

牧者不但需要持續不斷地在基督面前謙卑受教,仰望神所賜的智慧能力,面對不同特質的弟兄姊妹,也要學習彼此欣賞,並且願意順服基督的帶領和磨塑,因為當兩顆活石「卡卡的」,不見得都是會友的錯喔!會不會我們自己這顆活石,也正需要接受基督恩典的手來雕刻和塑造呢?

要被鹽巴逼出苦澀的水份,或是要被磨掉一些邊邊角角,都不是容易的過程,但是每次想到我所信靠的是「使萬事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的神,就會重新燃起盼望,等候仰望的日子也將成為美好的回憶!

感謝主呼召我進入這可愛又充滿驚奇的教會動物園,親愛的大象、獅子、兔子、企鵝、鱷魚、貓頭鷹、無尾熊們……,我們一起努力吧!愛你們呦!


註1: 金建時(Michael Jinkins)著,陳永財譯,2010,《致新手牧者的信》,香港:基道出版社,頁18。
註2: 同上,頁21。

=== 請告訴我們您對本文讀後的回應 ===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