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福首頁
102期 >
1996年6月
收割的比喻(上)
      魏德凱        翻譯:胡亞倫

 

在主耶穌傳道三年的中途,他的聲望到達了頂點,人群不斷跟隨著他,主耶穌「又在(加利利)海邊教訓人。有許多人到他那裡聚集,他只得上船坐下。船在海裡,眾人都靠近海,站在岸上。耶穌就用比喻教訓他們許多道理。」(可四1-2)

這許多被馬太和馬可記錄下來的比喻可以稱為他的「豐收系列」。因為這些都是為神國度耕耘豐收的關鍵。因為聖靈在新約時代參與了屬靈的豐收,所以我們更應在此處下點功夫查考。首先看看它的背景,在馬可寫的前幾章,他說:「耶穌和門徒退到海邊去,有許多人從加利利跟隨他。還有許多人聽見他所做的大事,就從猶太、耶路撒冷、以土買、約但河外,並推羅、西頓的四方來到他那裡。他因為人多,就吩咐門徒叫一隻小船伺候著,免得眾人擁擠他。他治好了許多人,所以凡有災病的,都擠進來要摸他。」(可三7-10)

我們若注意到人群到此處的距離,就會覺得非常吃驚。猶大,耶路撒冷和以土買到南方好像從台北到台中一樣要一百英哩(150公里),從東邊的「約旦河外」,到西邊「推羅海邊」,來自北邊的西頓也有七十英哩(100公里)遠。

是甚麼吸引人群?

這些人沒有火車、公車、汽車甚至腳踏車可用,而一百英哩(150公里)的確是一條很長遠的旅途,大部份的人也沒有馬或騾可騎。他們必須步行!所以這一趟路程必定要花上好幾天的時間,他們為什麼願意付上如此大的代價到耶穌那裡呢?馬可說得很清楚:「有許多人聽見他所做的大事,就來到他那裡──他治好了許多人,所以凡有災病的,都擠進來要摸他。」

所以,人群中有兩種人,一種是病人,另一種是好奇的人。馬可也多次提到主憐憫那些跟隨他的人。愛和憐憫能創造一股強大的力量,但在那時人們心中所想的「究竟是甚麼樣的人有這個本領,能聚集人群?」才是我們應該詳細考查捕捉的重點。

我們再回到馬可說的這個故事前面。「耶穌又在海邊教訓人──他上船坐下──耶穌就用比喻教訓他們許多道理。」馬可告訴我們一個非常重要的轉變正進行著。主耶穌在那一段時間,已停止醫治。事實上主上了船,讓船靠岸,病人沒辦法摸到他,而那些好奇的人也看不到甚麼稀奇、特別的東西。這一次的教導一直到晚上,馬可又說:「當那天晚上,耶穌對門徒說:我們渡到那邊去吧。門徒離開眾人,耶穌仍在船上,他們就把他一同帶去;也有別的船和他同行。」(可四35-36)

現在,注意馬可另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註解:「無人的時候,跟隨耶穌的人,和十二個門徒問他這比喻的意思。」(可四10)幾乎沒有甚麼人(無人的時候)對新奇之事以外的事情有興趣。他們被這位真是從神而來的教師所說服,也不明白他想告訴他們的事情,所以他們上了「其他的船」。和耶穌一同渡到那裡,決定要更清楚理解耶穌所說的。他們真有一顆渴慕的心。

主對他們的回應是:「神國的奧秘只叫你們知道,若是對外人講,凡事就用比喻,叫他們看是看見,卻不曉得;聽是聽見,卻不明白;恐怕他們回轉過來,就得赦免。」(可四11-12)

這些話來自慈愛的耶穌嘴裡,聽起來真是刺耳,但是我們若從一開始就不斷咀嚼主用比喻所表達的道理,就不難明白主真是盡力要使他們了解他所說的,第一個撒種及四種土地的比喻,主一開始就說:「你們聽啊!」而在這個比喻之後,他說:「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

直到腐爛。然後他加上另外一個比喻來表明他非常樂意對那些渴慕明白他話語的人說得更詳盡。他說:「人拿燈來,豈是要放在斗底下,床底下,不放在燈臺上嗎?因為掩藏的事,沒有不顯出來的;隱瞞的事,沒有不露出來的。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你們用甚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甚麼量器量給你們,並且要多給你們。因為有(對真理渴慕)的,還要給他;沒有(屬靈飢渴)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可四21-25)

這就是聖靈運行的原則,他渴望人們能了解他的話語,而不是要人與他對立。聖靈是「幫助者」。他像主耶穌,憐憫人而且也預備要幫助每一顆渴慕的心找到真理,因為他就是真理的聖靈。但他卻是等待被邀請的。雖然「他將定世界的罪」。但是很明顯的,他卻不定世人的罪,主自己說:「引到永生,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少。」(太七14)聖靈是要幫助而不是破壞。

四種土地的比喻

我們看見甚至包括主的門徒都不是很清楚了解第一個比喻,所以要求主解釋。他用非常驚駭的口氣追問:「你們不明白這比喻嗎?這樣怎能明白一切的比喻呢?」換言之,這個最初最重要的比喻對我們而言要比其他比喻或屬靈真理更容易領會。

就因它如此簡單而基本,所以在我們討論之前,再看一次原文:「你們聽啊!有一個撒種的出去撒種。撒的時候,有落在路旁的,飛鳥來喫盡了;有落在土淺石頭地上的,土既不深,發苗最快,日頭出來一曬,因為沒有根,就枯乾了;有落在荊棘裡的,荊棘長起來,把他擠住了,就不結實;又有落在好土裡的,就發生長大,結實有三十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一百倍的」(可四3-8)

四種土地很自然地表現出四種人,或四種對福音的回應。有好幾種方法可以分類這些等級,在我看來則是兩種非信徒及兩種信徒的分別。

非基督徒大概可分為兩羣人,第一羣人是心裡剛硬的,他們對聖靈沒有興趣,聽到福音信息也不會感動。生活多以自我為中心,罪行和惡行是他們每天的產物,他們不在乎周遭有誰受傷害,也不聽信說教,怕阻礙他們無神論的生活方式。

第二種非基督徒則有些不同。他們追求正常、健康的生活,不但感激別人給予的提拔,更努力擠身於更高層次的生活品質。但在屬靈生活上沒有進步,也許嘗試過走這條正路,但是當發現神並沒有完全照他的意思為他解決所有的問題時,便開始覺得不妥,而放棄繼續成為一位基督徒,而走回原來的路,並覺得乾脆和一些非基督徒朋友一起作一個平常的好公民就可以了。

第三種土地,是指人在信主、接受主之後開始正常地有自己的一套讀經生活,他可能非常樂於和基督徒在團契中交通,也許在教會中接了一些服事。他愈來愈繁忙於事務之間,以致於讀經和禱告生活漸漸消失,許多世俗的關係和職責便「把神的話擠住了」,使他「不結實」,或只是成了一個普普通通的基督徒。

現在我們來看看第四種土地。這是一個重點,是整個比喻的完結篇。這種人就是「聽了道(且持守所聽的道),又領受(真心接受),並且結實──有三十倍的,六十倍的,有一百倍的。」

這羣人完全地委身給主及主的真道,他們全心全意地愛主,終其一生地去認識主及傳揚主。他們也許在世俗的機構裡花了八小時,而家庭也需要他們的照顧和愛,但是每天早起一直到晚上就寢時,他們都能行走在神的旨意之中,並且看見有價值的屬靈成就。他們是世上的鹽、世上的光。但這個世界不是他們的家,他們只是個過客,因此他們生活的每一分錢及每一分鐘全都是為著神的國度。

「所以,你們若真與基督一同復活,就當求在上面的事;那裡有基督坐在神的右邊。你們要思念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西三1-2) 這些人是好土,他們結實纍纍,像是主將接著說下去的比喻一樣,他們是芥菜種、是麵酵、是寶藏。事實上他們應用每一個比喻在生活之中,因為他們「有耳去聽」,「聽了道又領受」。他們是聖經的學生,所以聖靈在他們的生命中便有極多奇妙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