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福首頁
266期 >
2010年2月
從谷歌(Google)學功課 
       陳文逸

 

 

2010年元月中旬,在網路新聞看到〔谷歌揚言退出中國!〕一度以為是那位知名歌手要退出中國市場。仔細一看,原來是Google。『孤狗』變『谷歌』,翻得真好!

退出中國

Yahoo如日中天時,Google還默默無聞。印象中,她的首頁一直很簡單,一點都不花俏。簡單的不像一間會賺錢的商業公司。

現今,Google在中國市場快速成長,佔有率已到36%(中國本地企業百度佔58%)。在全球經濟盪到谷底,中國率先從灰燼中復出。2009年經濟成長率8.7%,第四季更達到二位數的10.7%。儘管有人質疑這種成長隱藏著危機。但如此令人驚嘆的數字,仍遠遠超出西方經濟學界的預測。要退出商機龐大的中國市場?這是深思熟慮後的決定,或一時的衝動?

Google會怎麼做?

最近有一本探討谷歌經營指南的書『Google會怎麼做?』,英文書名『What Would Google Do?』。作者傑夫.賈維斯(Jeff Jarvis) 對Google讚賞有加。例如書中提到電視台主持人問Google執行長:「可以對首頁廣告贊助商收多少錢?」施密特回答:「幾十億美元!但是Google絕不會在首頁放廣告,因為大家不欣賞這種作風!」(p.45)。

還有,Google推出新產品時,從來不擔心商業模式,而是擔心沒有用戶。有滿意的使用者,就不用擔心沒有機會。她把產品做的很簡單,只要照著設計的瀏覽路徑走就可。而簡單帶來力量;她知道速度的重要。一個人眨眼的時間0.3秒。她在0.3秒回覆使用者的搜尋(p.135);她深知沒有任何的商業模式能和免費競爭。因此提供免費服務。一切免費,搜尋免費,Gmail免費。她沒有擁有大家所搜尋的內容,只組織這些知識,卻靠這些知識賺錢。她累積用戶,不累積錢。沒有打廣告,不靠行銷。靠更多使用者變成朋友,就成為史上成長最快的公司(p.59)。商機隱藏在免費的背後。不需要注視錢,錢反而從另外的門湧進來。

如今,曾經稱霸世界的網路雙雄-Yahoo(雅虎)和 AOL(美國線上),因用舊思維經營,已成為過去式(p.4)。的確,稍流覽一下通訊錄中的電郵位址(E-mail Address),用@gmail.com愈來愈多。而不少@gmail.com的用戶之前都用過 @yahoo.com。Google鶴立雞群,前景看好!

不做壞事

另外,Google標榜自己的企業精神是:不做壞事!特別2004年在股票上市前,創辦人佩吉和布林寫了一封公開信:「只要我們公司做對世界有益的事,即使必須犧牲一點短期利益。但我們堅信,長期對我們股東是有益的。這是美國文化中很重要的一環,也是我們公司的共同文化」。

就這一點,傑夫.賈維斯不客氣的指出:既然Google標榜高道德經營,敢說不做壞事,就要被檢驗是否說到做到!他不同意Google配合中國政府審查網路內容,又合理化辯稱:「搜尋雖然設限,但總比完全沒有搜尋功能好!」他說:「我認為Google有足夠的力量要求全球實施內容管制的國家,尊重開放和言論自由。Google在印度,Yahoo在中國都曾把資料交給當地政府,造成使用者因網路上的言論而被逮捕。身為美國人和憲法保障的自由,我認為Google做了壞事!」(p.130)

切割處理

這本書是2009年出版,餘溫猶存。不知作者百般肯定中的一點犀利提醒,是否促成了Google在2010初,高分貝表示不願再配合中國政府成為言論打手?

不過事情又有變化。谷歌執行長史密特不久在瑞士達佛「世界經濟論壇」上表示〔希望繼續留在中國〕、〔不想關閉在中國的業務〕,但對網路搜尋的限制明白表示不再配合,而且說到做到!

中國,全球經濟體系成長中的巨人,商機無限。卻也是民主自由的侏儒,言論受限!Google除了搜尋,在中國仍有研發中心、廣告行銷團隊和未來的通訊電話等業務,當然希望繼續留在中國。她也不是天真到完全沒有評估,不配合中國政府可能的嚴重後果。她也知道自己的條件和實力,中國需要她的科技。沒有實力就沒有籌碼。如同傑夫.賈維斯所言,Google有足夠的力量要求全球實施內容管制的國家,尊重開放和言論自由。

看來,現在Google切割處理──凱撒的歸凱撒,上帝的歸上帝。一方面讚賞中國成長中的經濟,生活不斷改善的人民。另方面,公開反對新聞檢查。暗潮洶湧中,協商仍在進行!

培養人才

我想如果沒有Google,Yahoo仍然稱霸。但傑夫.賈維斯說:Yahoo已成為〔過去式〕,是〔最後一家舊媒體公司〕。這如果不是言過其實,至少Yahoo已遠遠落後Google。企業的競爭相當殘酷。沒有更好的,你就是最好的,自然吸引目光。但有更好的,客戶就靠過去了。當Yahoo信心滿滿推出更大信箱容量,準備增加收費時,Google提供免費的Gmail。眼光、視野,高下立判。

實體的商業活動已經屬於上個世紀。免費現在是網路商業行為的顯學,已經顛覆傳統的經濟理論,也有專書探討。

企業的經營在於人才,有好的人才,自然為企業尋找出路。Google近十年的發展,在於網羅優秀人才。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脫穎而出。在網路活動中,用免費服務,拿到無限商機。

教會、福音機構也是如此,人才是決定前景的關鍵。主耶穌要我們禱告,求莊稼的主差遣工人收割莊稼。人才在於神的揀選及差遣。但也在於培養。有培養就有機會!

使命及異象

還有,商業公司焦點總放在營收。這很現實,沒有獲利,就無法生存。不能生存,一切都是空談。但Google聚焦在追求更多的使用者。因此必須知道客戶的需求,提供更好的產品及服務。有人不斷的找工作。有人是工作來找他,甚至應接不暇。廣告、文宣、辦活動吸引目光,多少有些效果。但充實內涵,裝備自己,最基本也最重要。

非營利事業,特別是福音機構要常聚焦在異象及使命。把眼光放在追求資源,會看不清異象。或者異象不清楚時,焦點容易放在資源。資源不是不重要,但實踐異象,資源會源源不斷。機構花很多心力尋找資源,但資源汲汲尋找可以實踐異象的團體。

理想與現實

企業經營不容易,常在現實與理想中掙扎。Google既然高舉〔不做壞事〕的道德旗幟,又碰上中國大鐵板一塊,自然辛苦。但利益是一時的,正派經營才能長久。過度妥協,或可偏安於一隅,但根基不穩。真理值得堅持!

有時候,營收數字之於企業,如同會友數目之於教會。教會看重數字,如同企業敏銳於財務報表。為了更多營利,有時企業會軟弱。教會為了更亮麗的數字也會稀釋真理。如果企業可以宣示:不做壞事。教會更可以說:我們要聖潔。教會要更有愛心,也要更追求聖潔。企業不顧社會責任,沒有理想,會失去形象。教會沒有真理,沒有聖潔,將失去上帝的同在!

Google想要留在中國,又不願配合箝制言論自由,最後會如何演變?美國國務卿希拉蕊和她的夫婿前總統柯林頓已公開呼籲美國各科技公司不要配合限制網路自由的政策。

對於Google的柔軟及堅持,我們給予掌聲。盼多年後,谷歌回頭看這件事,覺得做對了,而且不孤單(孤狗),不只立下榜樣,還有很多人跟隨!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