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福首頁
296期 >
2012年8月
愛的語言
      蔡明珠

 

前言

如果我們要有被愛的感覺,要有健康的自我形象及自我價值(不會因失敗而崩潰,或因成功而驕傲。)則需要學習接受別人的愛,及接納從神而來的愛。

在我們的生命中只有神的愛是無條件及完全的,無論你的優點或缺點祂都接納你、愛你。把自己交託給神,讓神來管理你;神要使用你的優點,彰顯你的特質;並要協助你一天天改變自己,修正缺點使成為全新的你。「我的肺腑是你所造的;我在母腹中,你已覆庇我。我要稱謝你,因我受造奇妙可畏;你的作為奇妙,這是我心深知道的。我在暗中受造,在地的深處被聯絡;那時,我的形體並不向你隱藏。我未成形的體質,你的眼早已看見了;你所定的日子,我尚未度一日,你都寫在你的冊上了。神阿,你的意念向我何等寶貴!其數何等眾多!我若數點,比海沙更多;我睡醒的時候,仍和你同在。」(詩篇一三九13-18)

既然我們都需要接受別人的愛,但問題出在我們往往感受不到別人給予的是愛,因人們沒照著我們想要的方式來表達。例如女人喜歡丈夫送花,男人卻認為買花是浪費,多用些勞力來賺些加班的錢更來得實際;但太太反而抱怨丈夫沒有時間多陪她在一起。妻子也和丈夫相左,妻子喜歡烘製愛的點心,願意為丈夫忙得不亦樂乎,但丈夫可能想:如果她能離開廚房和我擁抱一下,我就能感受到愛了!

小孩子有時會高興得跳起來輕輕打媽媽的頭一下,媽媽通常會生氣的制止,後來才明白這是他表達愛的語言及喚起媽媽注意他的方式。如果媽媽多親吻、擁抱孩子,這樣彼此就能感受到愛了。有時媽媽也常會嘮叨孩子,管東管西的,其實是在表達她的愛及關心。要學習知道被愛、及感受到愛、如何去愛?在家庭親子關係中,能讓孩子及配偶感受到愛的有四種語言:

「你要使父母歡喜,使生你的快樂。」(箴言二十三25)


一、禮物

例如金錢、玩具、糖果、獎品......一般通常給孩子最直接的獎賞。


二、幫助

聖經中提到當以利亞很疲累時,神派使者告訴他要吃喝休息,因為要走的路甚遠。

孩子、先生對妻子的幫助可以很實際,例如:常招待媽媽吃飯(歇息)、幫忙家事、辦事......聖經:「你們作丈夫的,也要按情理和妻子同住,因她比你(男人)軟弱,與你一同承受生命之恩的,所以要敬重她;這樣便叫你們的禱告沒有阻礙。」她的體力弱些,心更纖細,但也可能脆弱些。媽媽常疲憊忙碌,容易失控,忍耐度會降低,她也需要感受到被愛。「你們都要同心,彼此體恤,相愛如弟兄,存慈憐謙卑的心」(彼得前書三7-8);「當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神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出埃及記二十12);「智慧之子,使父親歡樂;愚昧之子,叫母親擔憂。」(箴言十1)


三、精心時刻

注視、交談、讚美、傾聽......並接納對方有時消極的情緒,尊重他的表達,用心去感受話語背後的意思。可以問問孩子:「需要的是什麼?」而不是只想到要如何糾正孩子的行為。建議每天給孩子20分鐘用愛與關心的談話時間,可以改善孩子經常愁眉苦臉和不滿的態度。例如當孩子不願去整理房間時,媽媽問要不要跳到我搖椅上一起坐,孩子的情緒於是從抱怨轉為高興,在搖椅上玩了一下後,就自動回到房間清理。用愛的目光接觸孩子,關心孩子有興趣的事物,使孩子覺得自己被看重。(而不是只有在教訓時才用犀利的眼光注視他們)。「眼有光使心喜樂;好信息使骨滋潤。」(箴言十五30);眼到、心到,孩子的信心及自我形象都得以建立。注視+讚美=關係加分。


四、身體的接觸

例如擁抱、親吻、用雙臂圍繞孩子的肩膀、摸摸頭髮、牽手走路、讓孩子坐在腿上,稱讚孩子時抱抱他或拍拍他的頭,在任何時候都給孩子愛的保證,像上帝無條件的愛。如果當孩子看書時就去抱他,反之,孩子看電視就對他生氣,從來不表示愛與接納,這樣親子關係就不好。雖然,當孩子做了我們不喜悅的事,我們還要擁抱他很難,但當我們決定憑信心愛他,告訴他:「你這件事雖然做得不好、不對,但並不會改變父母親愛你的心」時,他臉上浮現的滿足感,也使我們高興歡喜。堅持無論對與錯,都要給予孩子自由的空間,並有一個自然的結果去教他負責。


結論

無論孩子現在是否乖巧懂事,或是否處在險惡的環境中,母親的禱告是最具影響力的。例如奧古斯丁年輕時,是個吃喝嫖賭的不良少年。他的母親經年長期為他禱告,最後終於挽回浪子,並使他後來成為神所用的教會領袖;慕迪的母親在艱困的環境中仍倚靠神,以神的道教育孩子,後來慕迪也成為一名大佈道家。婦女在神眼中的價值及意義超乎想像,願在神永恆的旨意中,透過母親的禱告及信靠,完成神所託付的工作。

=== 請告訴我們您對本文讀後的回應 ===
Go Top